传播中国文化 · 让世界爱上中国

走进古画中的冰雪天地,共赴雪的盛宴

2024-01-04   来源: 艺术中国

一场大雪可以为我们带来银装素裹、如梦如幻的世界,为人们带来无尽遐想。在2024年第一天,让我们走进古画中的冰雪天地,共赴一场冬的盛宴。


以自然景观作为题材的中国传统绘画十分常见,四季山水的种种样貌留在了纸绢上。白雪是最能表现冬季的景,也是抒情言志的精神寄托。文人墨客通过赏雪、咏雪、画雪,留下了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历代画家流传至今的雪景图也非常之多。雪与山水、花鸟、人物的组合构成了冬季的独特美景。


雪中山水


最早表现雪景的画作在东晋已经出现,在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有顾恺之《雪霁望五老峰图》的记载,传南朝梁张僧繇的《雪山红树图》是现今存世最早的以雪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唐代时,雪景画逐渐发展壮大,“诗佛”王维喜爱画雪,曾经画过的雪景画非常之多,这与他喜爱恬静、富有禅意的生平有关。

demo2.jpg

董邦达 西湖十景册-断桥残雪 纸本墨笔 29×38cm清代


唐末、五代时,山水画渐趋成熟,雪景山水画也随之发展壮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赵榦等宋代画家以寒意入画的雪景山水画数不胜数。至宋元明清,此类山水画常被作者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描绘,戴进、吴伟、唐寅、文征明、谢时臣、文嘉、文伯仁等等名家都有雪景山水图传世。

demo2.jpg

范宽 雪景寒林图轴 绢本设色 193.5×160.3cm  宋代 天津博物馆藏


宋代画家范宽长期钟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的大山大水的壮阔伟岸。《雪景寒林图》描绘了北方冬日山川雪后壮美景象。白雪皑皑中,崇山峻岭,巍峨起伏的雪山层峦叠嶂。山腰处的寺庙静穆安宁,掩映在树林中的村落屋舍俨然,错落有致;茂密的树林前,溪流汇成一片宽阔水域,小桥连接两岸。

demo2.jpg

曹知白 雪山图轴 绢本墨笔 97.1×55.3cm 元代


元代画雪景山水画的画家师法李成、郭熙一派居多,主要以师承北宋的雪景寒林题材为主。曹知白《雪山图轴》绘江山银装素裹,长松挺立,掩映屋舍,桥上挑担者冒雪而行,孤舟停泊江边,寒气逼人。作者以淡墨勾勒山石和林木,以双勾法表现雪山的质感,同时用淡墨进行皴染,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demo2.jpg

吴伟 寒山积雪图 绢本水墨 242.6×156.4cm 明代


吴伟的画豪放不羁、线条奔放,他以飞白笔触与墨点描绘山体轮廓线,并以留白表现雪地覆盖山丘之景象。这寂寥的寒冬中,一人屈身执杖,一人肩扛包裹,紧裹着衣物抵御寒风,正欲从一架窄桥中穿行而过,这冬日萧瑟严寒。


demo2.jpg

沈周 雪景山水 绢本设色 176.6×87.3cm 明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门画派领袖沈周在《雪景山水》中融入了北方山峦雄阔之势,积叠的山石多尖峻的棱角,显得坚硬凝重,坡岸、平台亦转折尖直,棱角分明,其质地多呈北方石山的特征,无疑增添了山川的雄健宏阔气势。


demo2.jpg

文徵明 溪山深雪图轴 绢本设色 94.7×36.3cm 明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是吴门画派里最重要的画家,常年的山水画有粗文、细文之分,在雪景山水画风格上比较细腻。气韵高雅、静逸是这幅《溪山深雪图轴》的基调。背山高耸入云,林木繁茂,一座寒林村屋藏于高山深谷中,屋中还有一文人雅士与一童子,谷流水自深谷中出。


雪中花鸟


古代雪景画中的花鸟也较为普遍,有雪鸦、雪雁、雪鹭、雪鹰、雪鹤等鸟禽,雪松、雪柳、雪蕉、枫树等树木以及梅、兰、竹、芦花、山茶等花草。

demo2.jpg

王定国 雪景寒禽图页 绢本设色 24.3×26cm 宋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雪景寒禽图》由南宋画家王定国所绘,图绘一枝绿叶紫果树杈,果实繁茂,一对山雀双脚抓枝,一只作啄食状,另一只山雀背向侧首吊挂于梢尖上。枝干和叶子上覆盖积雪,双雀在此觅食显得生动活泼。


demo2.jpg

林椿 山茶霁雪图页 绢本设色 24×24cm 宋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


林椿任职于南宋画院,是有名的花鸟画家,师承赵昌,他善用精妙的色彩变化,再现自然生命。本幅《山茶霁雪图页》画三朵山茶花在冬雪中盛放,一仰一俯一含苞,艳丽的红色与叶子的翠绿,衬得瑞雪洁白脱俗,形似与诗意皆备。在白雪纷飞的环境中,一抹艳红绽放在沉寂大地上,姿态坚强动人,是风骨的象征,展现无尽生意,暖人心房。这幅画细节具体,显然是画家细心观察对自然物象写生之后的创造。

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绽放的梅、竹,仿佛坚韧高洁的隐士,它们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寄托志趣、状物抒情的文化载体。

demo2.jpgdemo2.jpg

徐禹功 雪中梅竹图(局部) 绢本设色 30×122cm 宋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幅《雪中梅竹图》,层层积雪覆盖在梅枝与修竹上,一簇簇梅花绽放点缀枝头,挺立的修竹与梅枝交叉错落,原本的红梅和绿竹皆以水墨所绘,笔法清逸潇洒,意境清幽朦胧,充满诗情画意。此画前有乾隆题诗引首,后有宋扬无咎行书《柳梢青》十阙,元吴瓘《梅枝图》及吴镇(号梅花道人)《梅竹图》。其作者徐禹功画史无传,善画水墨梅竹,师从杨无咎。

demo2.jpg

吕纪 寒雪山鸡图轴 纸本墨笔 135.3×47.2cm 明代


而在明代院体画家吕纪的笔下,《寒雪山鸡图》却更显苍茫孤寒。吕纪不仅具有工整细致的设色能力,还兼备水墨写意技艺。本幅画家淡墨表现天地,以留白的方式表现树枝与石岩,仿佛有厚厚的积雪,冰雪茫茫的气氛烘托而出。一只壮健的山鸡独距岩上,昂首翘望,岩下的溪流仿佛迸发出凌冽的寒气。


雪中人物


在雪景图中,以人物活动为主体的情景也非常常见,雪中行旅、雪中放牧、雪中打渔、雪中归渔、踏雪寻梅等表现世俗生活的画面真实生动。


demo2.jpg

马远 晓雪山行图 绢本水墨 27.6×42.9cm 宋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设色清润,喜以局部取景,来表现当时人们生活。《晓雪山行图》由马远所作,在大雪封山的清晨,一位衣着单薄、戴着帽子的猎人弓腰缩颈、扛着山鸡,赶着两只驼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猎人的表情和动作生动展现出雪天环境的寒气逼人。

demo2.jpg

郭忠恕 雪霁江行图轴 绢本水墨 74.1×69.2cm 宋代


《雪霁江行图》描绘雪霁后,两艘载满货物的船只在江边前行。长于界画的作者郭忠恕以墨线描绘船只,同时精细呈现出船夫们忙碌劳作的多样情态,有人躬身缩颈搬运货物,有人奋力撑篙,有人正在掌舵。不管是船只的结构、船上的物件还是人物活动,都描写得详尽而严谨,情节生动具体,富有生活气息。由于是冬季,船舱顶上还覆盖着皑皑的白雪,天空与水面以淡墨描绘,表现出了气候的寒冷与阴霾。

赵榦 江行初雪图卷(局部)绢本设色 25.9×376.5cm 五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江行初雪图》是赵榦的一幅山水人物并重的作品,全卷描写江边渔村初雪情景。作者以“弹雪法”,即把白粉弹在画面上显出细密白点,表现出寒雪轻盈飞舞的效果。江边上,两童子身挑包裹,旅人戴帽骑着毛驴在蜿蜒的江堤赶路。江面上,形态各异的渔民们不顾天寒地冻辛勤捕鱼,渔夫们身着单衣短裤,赤脚撑杆划着船只。面对着风雪交加的寒冷恶劣,渔民们依然热火朝天地劳作,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满足。全卷一派天寒寂静之景,意境高雅幽远。


demo2.jpg

朱邦 雪江卖鱼图 绢本墨笔 102.5×163.5cm 明代


朱邦是明代浙派后期名家,似与张路同时,工画人物、山水等。《雪江卖鱼图》绘冬江之景:远处高山峻岭,古寺、宝塔若隐若现。一只渔船停靠在右侧的水榭前,一位渔民正用称量着鱼,正与水亭上的人做买卖。画的左侧,房屋、树木、山石均银装素裹,岸边酒肆中,有四人围桌同坐饮酒。画中生活虽然艰辛,但也是远离尘嚣、融于自然的,反映作者对渔乐生活的向往。

demo2.jpg

冷枚 雪艳图 绢本设色 60×105cm 上海博物馆藏


《雪艳图》又称《探梅图》,是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冷枚的作品。冷枚尤擅人物仕女画,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画中绘三位女子在冬季的后院赏花之景,天空中零星地飘着雪花,一位穿着考究的主人在前,另二位侍女伺候左右,女子们身后有一棵梅树,花朵悄然绽放,点缀着古树,给寒冷的冬日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女子们披风色彩绚丽给寒冷的雪天带来一抹艳丽。


在古人的笔下,雪是多样的,它随着所处的时间地点不同而变换。不管是傲然挺立在寒雪中的动植物,还是在严寒的环境中辛勤劳作的人们,世间万物与寒雪组合到一起,变成了生命的赞歌。同时,洁白的代表着安宁静谧,通过对银装素裹的世界的表现,画中景成了人们远离尘嚣的净土。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

标签:   艺术中国

推荐阅读

新闻排行

热门推荐

关于艺网 | About us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商务洽谈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集团官网

联系地址 | Address | 中国 ·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金诚大厦8F ©2015-2024 东方艺术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1942号-5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 0731-85119910 ( Worktime 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