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国文化 · 让世界爱上中国

对话数字版画艺术家于晓冬: 关于科技、生命、宇宙的图式

近日,数字版画艺术家于晓冬的新作《埃斯库罗斯的升腾》荣获了美国《艺术家杂志》主办的第40届年度艺术大赛抽象实验类一等奖。这一艺术大赛有着40年的悠久历史,受到世界各国艺术家的关注和参与,是国际上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艺术盛事。


demo2.jpg

于晓冬获《艺术家杂志》第40届年度艺术大赛抽象实验类一等奖


作为中国最早的数字版画研究人创作者,于晓冬对这一领域充满了热忱。得益于多年的教学、创作实践和文化思考的驱动,他借助数字版画这一新型画笔,在熟知领域不断突破的同时,记录着新数字时代的变革。


数字版画作为艺术语言,形成全球范围的、难以阻挡的趋势。于晓冬步履不停,行走在科技前沿,仅在今年已入选第六届伦敦艺术双年展、第十四届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第四届国际海洋主题艺术双年展“Marīna 2023”,荣获第一届布达佩斯国际评审艺术大展优秀奖、3 square Art “Art in B&W 2023”第四届年度评审大展金奖……


一个数字艺术家的发展路径,往往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找到专属的视觉叙事秩序,通过量的积累上升到质的飞跃。于晓冬挑战既有认知,将方法与观念融汇,进入到质变阶段。运用数字艺术中驱动AI、3D雕塑软件形成了新的视觉图景,突破图像制作的传统局限,创作内核仍基于他对宇宙、神话、生命等主题上的打磨与思考。


获奖作品《埃斯库罗斯的升腾》将观者带入一个充溢着各种复杂事物的世界,现实与非现实的缝隙,科技、未来和远古交织,剧场感的画面为观众提供了观看之道。新作《当天使划过夜空》、《暮色中的雕像》及《一场风暴的回忆》,无论是精心创作的像素,还是捕捉即兴的瞬间,都延续了艺术家一以贯之的独特风格与美学标签。


全新创作的开启预示着于晓冬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他的创造力和感知力来自何处?作品中所依靠的养分与思考来自哪里?在此次的对话中感受到于晓冬对艺术与科技的思考。


99艺术对话于晓冬


99艺术:你的作品参加过很多国际艺术大展和比赛,此次获得的《艺术家杂志》第40届年度艺术大赛抽象实验类一等奖,请您先和我们介绍下这一奖项?


于晓冬:好的,这个大赛是全球的“艺术家网络”(Artists Network)旗下的《艺术家杂志》(artists magazine)和Golden Peak Media媒体承办的。这个艺术大赛历史比较长了,从1983年的第一届到现在总共举办了40届,是全球艺术大赛中时间跨度相当大的一个赛事,也是比较知名有影响力的,面向的是全球的艺术家,每届大约都有几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加这个比赛。总共分5个类别,我参加的是抽象实验类这一个类目,应该说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99艺术:你是如何得知这一比赛的?大概的申请过程是怎样的?


于晓冬:因为我是美国加州版画协会的会员,所以经常会收到很多国际的、美国的比赛和展览的邮件通知,每年我也会参加好几个这种国际性的赛事,今年年初的时候得知了这个消息。申请过程没有什么特别的,和国内的提交过程差不多。


demo2.jpg

于晓冬《埃斯库罗斯的升腾》 数字版画,尺寸可变


99艺术:为何选择《埃斯库罗斯的升腾》去参与比赛,这件作品的独特之有哪些?作品主题有怎样的隐喻?


于晓冬:提交作品的时候我正在创作这幅作品,马上要结束了。因为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实验,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我想干脆用这幅作品试一下吧,作品里面有很多实验类的想法,比较新颖。和我以前的创作思路和技术手段都不太一样,其中火山灰浓烟采用了AI的元素,还有一些我对于宿命论的新理解。我在当时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现在来看还是有些问题存在。作品主题可以直接从题目理解,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称为悲剧之父。他的戏剧作品探讨了个体生命中命运与自我选择的关系,主张命运支配人类,但人又有选择行为的自由,应对自己行为负道德责任。认为命运必然与自由的冲突,是人的痛苦的根源。我是想通过这幅升腾的怪异画面来解释这一抽象的思想。


demo2.jpg

《埃斯库罗斯的升腾》局部


99艺术:《埃斯库罗斯的升腾》的灵感来源和创作背后独属经历是什么?您所表现的“景象”,经由怎样的心理的折射与处理?展现了你在艺术创作上的哪些深入思考?


于晓冬:刚才说到了这幅作品的主题,其实灵感来源不是短期形成的,我觉得大概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有的一种思想吧。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会产生对命运的思考,我们面对的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所能预料的,你所遇到的事情很难与你的愿望达成一致,我们是随遇而安还是勇于和命运做斗争都是自我的选择,这里不探讨正确或者错误,只是想将这个非常抽象化的思维怎样用视觉效果有意思的呈现出来,因为难度比较大,所以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采用了中世纪祭坛三联画的形式来展现,画面全景式大剧场的圆拱形对称式构图,作品利用了数字图形中火山灰浓烟的元素进行重组和幻化,升腾的浓烟组成了雕塑状的奇异造型,连同夹杂在其间的生命的主角,呈现出悲凉沧桑神秘怪异的舞台效果。画面底部的佛塔就像是一个个打开的魔瓶,喷发的浓烟从其中奔腾而出!象征着个体生命的自由勃发和命运的主宰和压制,两者矛盾又不安,交织缠绕在一起完成了生命的意义。


demo2.jpg

《埃斯库罗斯的升腾》局部


99艺术:借此机会我们看到了你的最新创作,新作的创作路径和关注的问题有什么延续和变化?


于晓冬:我的作品一直都在一套思索模式下产生,但是不同时间所关注的点是有微妙差别的。新作基本延续了宇宙,神话,生命,历史,多维空间等诸多问题。更多的是形式上和表现方式上的变化,特别是技术的变化我觉得比较突出。尤其是3D雕塑软件的引入,使得画面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了。


99艺术:此次呈现的多件新作品,是你创作历程中一个重要节点的开始吗?


于晓冬:我觉得应该算是一个小的质变吧,在技术上和画面内涵上都考虑的更多更深入了。而且今后的创作方向也比较清晰了

99艺术:你的作品画面层次、内容、情绪比较复杂,最终和谐的融合在画面之上。作品标题也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可否将单张作品视作一个完整的故事?


于晓冬:是可以这么认为的。其实我的每一幅作品都相对比较独立,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鉴于我在每一个时期思考的问题都不太一样,当一幅作品解决了之后就开始思索下一个,很少将它不断的展开、重复。因为所做的题材涉及宇宙与哲学,具有一定的隐喻,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绘,所以画面运用到了大量的层次和内容。


demo2.jpg

于晓冬《当天使划过夜空》数字版画,尺寸可变


demo2.jpg

《当天使划过夜空》局部


99艺术:《当天使划过夜空》似乎充满了神秘的暗语,画中的元素有哪些象征含义?


于晓冬:当用科学来解释无限宇宙的时候,很多时候会显得力不从心,我们无法用有限的知识去探讨无限的世界!夜晚的星空一直是我迷恋的对象,它充满了神秘的不确定性。我经常在夜间看到大片的白色云朵被城市里的灯光染成各种瑰丽的色彩,这幅作品展现的是作为人类有限生命看待无限宇宙的方式和角度,画面中各种奇异形状的模型幻化成天使的概念,在地球与宇宙星空之间穿梭。作品利用了大量3D数字技术,数字本质上是一种非常理性的排列手段。我试着用非常理性的技术手段创作出接近感性的作品,尽可能追随我的感觉以希期达到神性的特征。

demo2.jpg

于晓冬《暮色中的雕像》数字版画,尺寸可变


demo2.jpg

《暮色中的雕像》局部


99艺术:《暮色中的雕像》中,想象的细节源于何处?生活中、记忆中怎样的事件、情绪或姿态会吸引你注意、印在你的脑海,成为创作的养分?


于晓冬:这幅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有一天我在海边散步,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傍晚的余晖将橘红色的暖光照射在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上,沙滩上出现了几个正在锻炼的人,他们一会跑步一会倒立,这时候光线倾斜的打在倒立的人的身上,远看去特别像一个奇怪的雕像。我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利用3D雕塑软件为出发点件创作了这幅怪异的作品。在这件作品中,图像中的倒立的人物已经变成了一个凝固时空的雕塑,带有某种俏皮的痕迹。


demo2.jpg

于晓冬《一场风暴的回忆》数字版画,尺寸可变


99艺术:《一场风暴的回忆》中,色彩与构图之间微妙的平衡 ,灯塔、船锚是对“海垠日记”的延续吗?


于晓冬:这幅作品有感于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诗歌而作,兰波提倡诗人需要作通灵者,分阶段的打乱感官,视觉、嗅觉、触觉变得混乱从而达到作品的最佳状态。这幅关于风暴的回忆就是这么产生的,它处于一种癫狂,混乱,空间时间混淆的梦呓状态。一种类似于海浪的皱褶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黑洞,撕裂了纸的毛边将空间和时间分割开来。这幅作品里我想通过分裂空间,异化海浪的真实来性提升画面的视觉效果。对于海洋是我一直以来创作的重点,我会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来表现海洋,并不想延续以前的作品。


99艺术:你的创作展现出巨大的创造力与开拓性,你是如何保持这种“持续创造”的状态的?


于晓冬:我在央美读书的时候,研究生导师是广军先生,广先生对于艺术创造力的阐述和理解一直在鞭策着我,艺术应该是超脱于现实生活的,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描绘身边的事物,而是应该时刻保持创造力和艺术的高度。已经养成创作思维的习惯的我对待每一幅作品都会用尽量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如果发现和上一张作品有一定的雷同我会马上停止。努力让每一张作品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样貌。


demo2.jpg

于晓冬 《无名之地》 数字版画,尺寸可变


99艺术:你的创作与科技、数码联系紧密,目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对你的艺术和创作有新的启发吗?未来创作你是否会尝试与人工智能或者AI结合?


于晓冬:是的,人工智能现在确实是发展非常迅速,这种新颖的科技产品我倒是不会拒绝。因为我的作品基本是以数字技术为主,在我的创作中已经开始尝试运用AI,我觉得AI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素材工具,在创作元素中它可以发挥很强大的作用,但是它的弊端也很多,无法直接代替艺术家创作。所以我们可以将它视作一个可以利用的媒介手段,有点类似数码相机或者扫描仪的作用。


demo2.jpg

艺术家于晓冬


99艺术:在生活中,你是一个擅长表达的人吗?画作是否比语言更能直抒胸臆地表达?


于晓冬:一般作品有隐喻含义的艺术家都不太善于表达吧,我一直认为我是个有稀奇古怪想法的人,因为很多奇怪的思想并不是靠语言能说清楚的,艺术作品可以更好的帮我痛快的表达和宣泄,所以我在做完一幅作品后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能是将内心的想法释放了出来吧。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

标签:   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 

推荐阅读

新闻排行

热门推荐

关于艺网 | About us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商务洽谈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集团官网

联系地址 | Address | 中国 ·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金诚大厦8F ©2015-2024 东方艺术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1942号-5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 0731-85119910 ( Worktime 09:00-18:00)